跟美國人笑看印度


@張錦滿 - 2008/12/31

看了很有趣的電影《大吉利是有限公司》之後,並不想寫篇影評,反而想寫篇印度拉雜談。在資訊不發達年代,我是看電影長大的,最早的印度印象便只是來自印度國寶級導演薩耶哲雷的作品,以及法國導演路易馬盧的印度紀錄片。想當年,外國人進入印度拍攝紀錄片竟然可以是大事,其實,那有甚麼特別,只不過那位導演是位當時候法國新浪潮電影猛將而已。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想不到的是,1969年出生、沒受過專業訓練、光是靠看電影而領悟拍電影之道的美國導演Wes Anderson,竟然便是從上述印度電影的印象而興起到印度拍電影的念頭。這可真不簡單呀!

這位仁兄拍電影時常「一腳踢」,又編又導又當美術又選音樂,樣樣兼顧,是真真正正的「電影作者」。據說他每部電影都有他的印記,看他的作品會很易認出是出自他的手筆。我在看《大吉利是有限公司》之前從來未看過他導演的作品,所以他的電影特色我只好聲明是「據說」。我久聞《顛才家族》(The Royal Tenenbaums)這部戲,但因為Tenenbaums這個字難記,所以就算有時走進錄像店,總會忘記找這部電影出來。看來我要下決心去找這部戲來進一步認識他。

曾經到過印度幾天,大概對印度有些認識,因此看到之前從未到過印度的Wes Anderson在《大吉利是有限公司》能表現印度那麼恰如其份,實在佩服。美國電影製作隊伍在印度拍攝電影,適當呈現印度的貧窮、落後面貌,但都是在可接受嘲諷的範圍,並沒有令到印度政府和人民不滿和不安。回想以前先進國家到落後國家拍攝紀錄片和劇情片,常引起爭議,而現在已少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可知時代畢竟進步。

Wes Anderson今回在印度拍攝的是喜劇,叫觀眾看得笑口常開,於是對印度那些令人不舒服的環境和景象,也會順帶一笑置之。有趣而幽默的畫面無疑可以令大家生起對印度的好感。

世界上有很多人不肯、不敢、不喜歡去印度遊覽,也同樣不去看印度電影,那麼

攪笑、輕鬆、由美國人製作的《大吉利是有限公司》便會是適當的破冰工具。美國電影深明世界大部份觀眾的口味,懂得把印度泡製成易入口的棒棒糖。這部影片當然不會是今天印度的真實寫照,但能令到好多從來對印度沒興趣的人開始接觸印度一下,畢竟是有貢獻。

《大吉利是有限公司》現在已落畫,大概要在錄像店去找才可看到。我除了推薦大家去找影碟來看,也提議大家上該片的正式網站去看。那個網站內容豐富,有多個拍攝花絮幕後片段,也有影片的片段,花大半個小時看完,對印度也可以生好感。

電影的正式網站我看過不少,而《大吉利是有限公司》的網頁甚至有商品電視廣告和印度旅遊宣傳,畢竟令我開了眼界。這個年頭,印度是金融界熱門的金磚四國(BRIC)之一。對印度全無興趣的人,要想與世界經濟潮流接軌,以看《大吉利是有限公司》來開始,不單只適當,而且有必要。

以戲論戲,這部具深度的電影很有可觀性,內容寫三個不咬弦、分居世界各地的兄弟(三位美國演員飾演),在父親去世後,難得聚首,一齊回印度作一次靈性之旅(spiritual journey),他們前去遠離塵世的天主教修道院,探望在那裡當院長的修女母親。印度、天主教修道院、修女、母親,這四個元素竟然融合在一起,真佩服該片的三位編劇Wes Anderson、Roman Coppola(大導演哥普拉之子)和Jason Schwartzman(他與Roman Coppola是親戚,在片中他又是演員,飾三兄弟之一。)(完)


#####

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公開閱讀。

[ #2008電影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